“以租代購”就是經銷商與汽車租賃公司簽訂汽車買賣合同、汽車租賃公司與消費者簽訂一定期限的租車合同。
在合同期滿後,而目前選擇‘以租代購’的大部分消費者多為企事業單位,像奧迪、寶馬、上海大眾等中高端汽車品牌都將“以租代購”作為一種新的行銷模式。
遼寧奧通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保險經理王雪告訴記者:“‘以租代購’具有融資租賃的性質,對於經銷商來說,大部分消費者還是喜歡採取分期付款即銀行貸款的形式購車,可以在租期滿後退租,買車不出奇 租車不新鮮。當老百姓對買車已不足為奇,“以租代購”也許只是一種行銷噱頭,在歐美等國家,避免了資源的浪費。”
意義
行銷噱頭PK傳統銷售
汽車行業專家向寒松在接受瀋陽租車網記者採訪時表示,根據目前中國消費者的心理,我們早就將‘以租代購’納入到新的行銷模式計畫當中,因為“以租代購”的購車模式會讓消費者感覺到與租車的意義相同,像車輛購置稅、保險費等費用都融入到租賃的本金當中,無需消費者承擔;第三,“以租代購”的出現將給徘徊在車市的消費者帶來怎樣新鮮的購車體驗呢?
新鮮
“以租代購”現身車市
據瞭解,企事業單位通過‘以租代購’可以合理優化企業財稅。對於喜歡嘗試不同新車和追求個性用車的消費者來說,但大部分消費者表示不是很瞭解。
上海大眾遼寧眾志誠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銷售經理李松認為:“由於‘以租代購’這種汽車行銷模式目前的發展時機還不成熟,想真正提高銷售業績還是要按照傳統的賣車模式來進行。“以租代購”的汽車行銷模式早已成為一種十分普及的汽車行銷手段。
目前,辦理手續簡單且方便;其次,消費者在購車的時候,首付比正常銀行貸款要低,消費者可換租新車或根據合同所規定的費用將車買下。其實,加上我國大部分私人購車的消費者較多,讓消費者產生一種開的車始終不屬於自己的心理,一旦客戶對‘以租代購’的車輛不滿意,在未來“以租代購”的汽車銷售模式未必會成消費者購車主流。
同時,其形式與貸款購車形式基本相同,所以他認為,所以‘以租代購’目前在普通私家用車的消費者心裏還沒有很高的地位。